Archive

Author Archive

读书笔记摘抄18.02.23-20.06.27

June 27, 2020 Leave a comment

世上最丑的动物,拥有不会老的超能力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0207
裸鼹鼠的死亡风险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甚至还略有下降)。在它们6个月大性成熟后,只要不被实验折腾死,裸鼹鼠的工鼠的死亡风险就基本稳定在每天万分之一,女王的死亡风险甚至更低,在每天十万分之一左右。不管这只裸鼹鼠是1岁大还是15岁大,死亡率都稳定在这个数字附近。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人类身上,就意味着人类哪怕活到几百岁,死亡率也不会明显上升。

Sheldon漫画 | 三分钟告诉你霍金到底有多牛!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0563
1970年,霍金和彭罗斯共同发表论文提出,如果广义相对论(以及其他几个数学条件)是正确的,那么在宇宙大爆炸必然是从一个奇点开始的。

霍金辐射极其微弱,物理学家虽然认为它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从来没有在天文观测中发现过它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霍金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就是没有办法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用?

https://www.nytimes.com/2019/02/08/well/live/does-sunlight-through-glass-provide-vitamin-d.html (中文来自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9/04/weekly-issue-52.html)

紫外线包含两种,一种是紫外线 A(又称UVA),它们渗透到皮肤深层,可能导致过早老化;另一种是紫外线 B(又称 UVB),导致晒伤发红。研究表明,主要是紫外线里面的 UVB,触发了维生素 D 的合成,而 UVA 并不会产生维生素 D。
每天晒十分钟太阳,就能产生足够的维生素 D。但是,在室内或车内晒太阳是没用的,因为玻璃会阻挡 UVB 射线。你无法通过坐在阳光明媚的窗前增加维生素 D 水平,而且玻璃会让大部分 UVA 辐射通过,可能会对你的皮肤造成有害影响。

新能源的极限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9/08/weekly-issue-68.html

https://www.manhattan-institute.org/green-energy-revolution-near-impossible

硅光伏电池有物理极限,称为 Shockley-Queisser Limit,即最多只有 34%的光子可以转换为电子。今天最好的商业光伏技术,转化率已经超过26%。

读书笔记摘抄16.05.06-17.10.27

October 27, 2017 Leave a comment

整理一下之前遗留的Notes,有了Evernote和不怎么用Kindle之后记录的越来越少了。。。

邻居大爷说装修噪声致其心脏病复发,索赔医药费,有道理吗?
http://zhuanlan.zhihu.com/p/20802514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属于特殊侵权行为,应按无过错责任原则追究民事责任,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有关医学资料,噪声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因素之一。张大爷主张他心脏病发作是小刘家装修噪声引起,是有道理的。除非小刘能够举证证明他家的装修噪声,与张大爷的心脏病发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小刘就应当对张大爷受到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网络上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历史真相」其实是谣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62043
“贾诩是三国唯一善终的谋士。贾诩是三国谋士中活得最长的。”
解:一辈子只活了70多的贾诩是怎么比80岁死的程昱,81岁死的董昭还长寿的?

摩擦力的原理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400905#answer-37827421
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摩擦力的机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理论来解释,虽然存在大量的不同摩擦理论,但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对于宏观的,具有屈服强度的非粘性材料(通常就是金属),在界面上没有介质影响的情况下的摩擦(干摩擦)在实验上大致的有这么几条规律,其中有三条是我们在高中学过的:
1. 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
2. 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积无关
3. 摩擦力大小与滑动速度无关
还有我们没见过的三条:
1. 静止接触时间越长,静摩擦系数越大
2. 滑动摩擦不是连续发生而且存在跃动
3. 静摩擦存在一个预位移(发生静摩擦时会产生一个微小的位移)

为什么光速慢一点点,就不会有碳元素。让光速快一点点,就不会有氧元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452599/answer/107742708
这里实际上假设了,光速在物理中不是一个基本常数。如果它可以改变,影响的是电磁相互作用,物理学中描述电磁相互作用的是精细结构常数 α 。
要合成元素,需要强力克服电磁力,从而使质子束缚在原子核内,描述强力的是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 \alpha_{s}。α和\alpha_{s}需要满足一定的关系,像碳这一系列元素才是稳定的,电磁力如果变化,实际上就影响了元素的合成。
如果\alpha_{s} 增加 4%, 星球的聚变就无法产生碳,基于碳元素的生命就更无法出现了。如果\alpha_{s}减小10%,核聚变都无法发生,基于核聚变的一系列天体物理过程也无法发生了。

家长害怕网瘾的根源是什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349797/answer/123108353
在这种恐惧之下,家长们先是封堵录像,后是封堵台球,再封堵电子游戏,后封堵网吧。每一个新鲜事物出现,都有一个从被被抗拒到被接受的过程, 就像大清的国民看到火车,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破坏风水,如今再怎么科普转基因,还是有人坚持要吃非转基因大豆油。对“网瘾”的妖魔化,本质上是一种对被现代化抛弃的恐惧。

游戏玩完就退款?一场关于玩家道德的拷问https://zhuanlan.zhihu.com/p/23066566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此之上的道德之所以不做强制要求,是因为它违背了人的天性又或者社会发展还未达到这个阶段,只有当某些道德标准成为全民共识的时候,它才具备成为法律的基本条件。

关于 NIPS 2016 你应该知道的 50 件事情

http://mp.weixin.qq.com/s/jpfnlLp7dqlzJs88hcamvg

波士顿动力(迄今)在他们的机器人上没有使用任何学习算法,包括在 NIPS 2016 演示的 Spot Mini——全都是手动编程的。

读书笔记摘抄14.02.11-15.11.29补漏

December 9, 2015 Leave a comment

上面的漏掉了一小部分并没有整理。

从牙齿到生殖器,人身上这些零碎儿的设计简直弱爆了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027/
视神经会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点然后穿过视网膜。这就像把电源线从电视机的屏幕上穿过去。于是视神经汇聚的这一点就形成了盲点。大部分时候,两只眼睛的视野会相互弥补,但是当看特定事物时出现盲点重叠、或者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时,我们的大脑会根据周围的图像修正盲点。

多重宇宙:魔瓶中放出的精灵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7869
几乎与此同时,超弦理论也遭遇了一场颜面扫地的失败。弦论认为一切基本粒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弦组成的,这些弦生活在10维时空中。作为许多人眼中的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最有力候选者,弦论应该解释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了3维空间和1维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数学家卡拉比和丘成桐业已证明,额外的6维空间能够以某种形态蜷缩起来,使我们暂时看不见。人们又一次乐观地认为,只要从已知的几个选项中挑一个合适的额外维度形态,使得在其中振动的弦能够产生已知基本粒子,物理学的统一大业就胜利在即了。
但是,还未等人们找到符合要求的额外维度形态,候选选项的数目就已“暴胀”到了10500个。相比之下,我们所能看到的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只有1090个。即使动用全宇宙的资源,制造一个宇宙级计算机,恐怕我们也没有办法迅速从这么多选项中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时间之箭源于量子纠缠?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361/
如果上述这些最新研究结果是正确的,那么时间之箭的故事就得从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讲起,那就是在最底层,宇宙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一个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质无法具有确定值,只能用处于各种状态的概率来衡量。

假如土星从地球旁边掠过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524/
土星抵达地球附近之前很久,它就会把月球掷出环绕地球的轨道。它的引力对月球的影响会比地球更大,在任何类似的三体相遇问题中,质量最小的物体会被抛弃。

酷炫动图(三):数学篇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546/
如果一个正多边形内角的三角函数能用加减乘除和开平方表达出来,那就意味着这个正多边形能用尺规做出来。(尺规等价于只使用圆和直线的交点作图,直线的表达式是二元一次方程,圆的表达式是二元二次方程,所以只用到了加减乘除和开平方。)而他又证明了,只要正多边形的边数n是费马素数,那么就能这么表达。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前五个费马素数是3、5、17、257和65537,所以高斯等于一举证明了这五种正多边形都是尺规可做的。

怀孕需要改变什么(17)番外篇——小娃的梦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9611
之所以会有婴儿出生会游泳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婴儿都有一套非常高级的潜水反射,其中最突出的是屏气反射,也就是说脸被浸没在凉水里之后会屏住呼吸。
出生3天的宝宝中的94%立马憋气;2-6个月大的婴儿100%会屏气;人们一般认为婴儿的潜水反射能持续6个月,果不其然,实验中,9个月时保留反射的减少到97%,而1岁时只有90%婴儿被吹后会屏气了。

七种要人命的时尚潮流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858/
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并没有为自己微笑时露出的龋齿而困扰,反倒是大张旗鼓地宣称,蛀牙才是当前和未来的潮流——至少说明他们很有钱,吃得起糖。这甚至在买不起糖的人中间引起了一股风尚,他们把一种黑色的粉末涂在牙上,假装自己有牙龈炎,藉以“刷”时髦值。然而,不久之后,糖和牙痛都变成了寻常事,这种潮流很快也就寿终正寝了。

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险?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003/
一项针对中国31个省市的监测调查[3]显示:199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从64.1/10万下降到30.0/10万,下降了53.20%,但城市和农村变化趋势不同。农村由86.4/10万下降至30.1/10万,而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在1996-2002年呈现波动,在2003-2007年间相对平稳,2008后有所反弹,2010年接近1996年的水平。

为什么一战上会出现“圣诞停火”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731/
从古至今,人性一直是一个筐,人们把各种故事都归于人性,可是从来都没有人知道人性究竟是什么,拿出的人性假说也全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没有人希望世间充满战争和杀戮,大家都在讴歌人性的亮点,但若从历史上看,这些讴歌好像没有什么作用。如果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必须知道人类为何诉诸暴力;如果我们渴望合作,我们必须知道人类为何选择背叛;我们需要知道人性是什么,有哪些成分,如何发挥作用,受什么条件影响。也许济慈说得对,当牛顿把阳光分解成七色之后,彩虹的神秘感就消失了;但是如果不去分析这个世界,我们就没有青霉素,没有电灯,没有天花疫苗,没有计算机,没有GPS。童话是人类的摇篮,可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摇篮里。

读书笔记摘抄14.02.11-15.11.29

November 30, 2015 Leave a comment

不知不觉已经快两年没有总结过了。。

重新发现路易十六之血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7551

人类的基因中99.9%的DNA完全相同,但位于细胞核内的常染色体与男性的Y染色体上有些特定区域序列比较多变,这些区域被称为"短串联重复区(STR)。

光一直以光速向前传播,可为何光逃离不了黑洞?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89015

在黑洞内部,光锥被扭曲,光锥的所有空间方向都朝向黑洞内部,使得光只能向内传播。

为什么男生吵架永远吵不过女生?(韩寒/一个)
男人吵架能不能吵过女人是由基因决定的。很早很早以前,有些男人有这个基因,有些没有。后来,有这基因的男人都找不到老婆,然后,这基因失传了。

为什么新闻联播放完了总是要播出他们在收拾稿子的片段? (侯振海)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18276

电视新闻的播出窗口是一个固定时长,但是新闻节目播报多一句少一句会影响节目的实际时长,为了保证节目在准确的时间点结束(精确到秒),往往会采用拉滚字幕或其他的方式调节时长,一般在15秒到30秒之间的长度,业内称为"松紧带"。主持人收拾稿子,纯粹是给他们找点事干,这样屏幕效果比较好,不然干坐着看上去也挺难受的,直接走了也有点莫名其妙,所以就这样了。其他的"松紧带"形式还有音乐片、标版动画等。

人类首次实现能量增益大于1的受控核聚变

http://www.physixfan.com/archives/2280

聚变点火的条件是,温度、密度、约束时间这三个量的乘积需要大于一个数值(劳森判据),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温度密度越高就约难以约束,因此三者同时提高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

Facebook 为什么要花 190 亿美元买一个即时通讯应用? (Sanji Feng)

http://cn.engadget.com/2014/02/20/why-did-facebook-spend-19-billion-on-a-messaging-app-video/

WhatsApp 是一款横跨多个智能手机平台的即时通讯应用,它的商业模式是首年服务免费,之后每年年费 1 美元。WhatsApp 的 4.5 亿用户(其中日活跃用户数 3.15 亿人)。实际上,WhatsApp 的使用者可谓十分「多产」,在这个平台上每天产生的讯息量差不多等同于全世界每天产生的短信量。而且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地方,WhatsApp 的影响力都非常之大。根据移动市场研究公司 Jana 的报告,这款软件在印度、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南非等地区都是最热门的通讯应用。

Flappy Bird的启示:不要相信成功学 (楚云帆)

http://games.sina.com.cn/zl/duanpian/2014-02-08/194965.shtml

行业火爆会给很多公司一个错觉,那就是觉得自己掌握了游戏成功开发的真谛,这从到处泛滥的产业会议就可以看出,但是实际上对大量没经过风浪的新贵来讲,更主要的可能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抢占了某一用户群体市场的空白,而并非游戏本身多么出色。

VIE 结构是什么?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34851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举几个VIE结构的案例:案例一: 你是中国公民,在国内创立了一家企业A,业务很好,想去上市(为了融资、为了退出)。但是无法达到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要求,即使达到要求,对漫长的审批也无望。于是想到海外(香港、美国等)更容易上市、方便融资和退出的市场去IPO。  但你这家私人企业,要去海外上市,也需要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审批的,以“防止国内资产外流”。你又一次倒在审批的高墙下。  这时,有一位聪明绝顶的会计,想出个办法:在海外成立一家壳公司B,B(或者通过其在国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C)与内资的公司A签订一份几十年的协议,将A所有债务和权益都转给B,B以此在海外成功上市。史称新浪模式,也就是VIE模式(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目前在海外上市的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采用该模式,包括新浪、百度、腾讯、阿里巴巴(1688)等。  案例二:  你作为中国公民,在中国创立一家公司A,申领了各种许可证。一些行业对外资进入有限制甚至被禁止,比如新闻网站、网络游戏、在线视频、在线支付等,但对你这内资公司来说,都不是问题。  后来,想找点融资。发现极少有人民币基金(因为外汇管制的问题),而且很难和他们谈。但美元基金又不能直接投你的内资公司。于是,你在海外注册了一家公司B,基金将美元投给B(你和基金都拥有B的股权),B再到国内注册成立一家外资全资子公司C。然后,A和C之间,签订一份几十年的协议,A的所有债务、权益全部由C承担和享有。也就是典型的VIE结构。以上两个案例,并非独立,有交叉,可能从创立企业、融资、领取各种牌照、到海外上市,各环节均涉及VIE。

美国在猴子身上实现异体操控意味着什么?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 (黄勋)

http://daily.zhihu.com/story/3978785

我认为在彻底了解大脑工作原理之前,脑机接口是神经科学最有希望产生实用成果的方向之一。脑机接口其实更接近于工程中的模式识别,工作原理是找出某种动作所对应的神经元激活模式,再通过模式匹配实现控制。这项技术并不需要了解大脑工作原理,只要把大脑当成个黑箱子,观察输入输出就行了。。顺便说一句,”脑控“以目前的技术仍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要实现”控制“,必须先要有模式,而被试不配合的话是找不出这个模式的。

人民币汇率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能算「汇率操纵国」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733395

人民币汇率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交易价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会员制市场,像所有的市场一样,买卖双方自愿交易,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但中国人民银行是市场中的最大玩家,对人民币汇率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央行的资产恒等于负债,其负债可以大致理解为发行的货币量。

姜昆对中国曲艺界做过哪些贡献? (兔尾巴老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07661

从有相声起到现在,不过百年出点头的时间,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半拉同仁堂的年头,要说相声是传统艺术,起码我个人有些惴惴。她还远远不够老。

「上帝粒子」也有可能摧毁宇宙! (Sanji Feng)

http://cn.engadget.com/2014/09/09/higgs-boson-could-end-us-all/

在新书《Starmus》的序言中,Stephen Hawking 告诉你,这并不是一句玩笑。目前我们的宇宙可能处于三种状态中的一种:稳定、不稳定、和「亚稳定状态」,LHC 的实验已经排除了不稳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宇宙至少不会自爆;但还不能确定是「稳定」(即真空能量为最低能量态),或「亚稳定」(即还有比真空能量更低的能量态)。霍金的说法是当 希格斯玻色子 在能阶不低于 1,000 亿 GeV 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将其所在处的真空能量推过亚稳定的边界,使其落入更低的能量态,也就是所谓的「真空衰减(vacuum decay)」的现象。从这一点开始,整个宇宙会开始向四面八方坍塌,变成由另一种物理规则规范的新宇宙。

iPhone 要不要贴膜?不贴膜会怎样? (小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38403

玻璃的硬度不可能超过纯石英,只能最大限度接近.

莫氏硬度比屏幕材料高的东西就会造成屏幕划伤。而一般常见的东西中,指甲是2.5,铝、铜是3,普通铁是4-5,不锈钢是5.5,普通玻璃是6,康宁大猩猩玻璃是6.5,特种玻璃可接近7,石英(沙子的主要成份)是7,黄玉8,刚玉9(红、蓝宝石),钻石10。

金刚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虽然比钻石还是略差一点,但虐杀玻璃是绰绰有余,更要命的是,这玩意是散落在人间的,地上的几千粒沙土中保不齐就有个一两粒,所以你如果执意要把肖特玻璃做拖地实验,可能这次就没事,下次就毁了。

如何理解《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第二集里 Howard 和 Sheldon 斗智里的各种知识点?

http://www.zhihujingxuan.com/20614.html

哥本哈根诠释给出的理论预言至今跟实验都符合的很好,因此其他诠释若给出不同的理论预言,必定会是错的。鉴于不同诠释对物理可观测量的理论预言大都相同,多半在哲学上都圈子,很多物理学家遵循“Shut Up and Calculate!” (闭上嘴快做题)的信条。

心理学里的智力和性格测量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吗?它们是否科学?心理学方面有没有其它得到较广泛认同的测量方法?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92801

如果你觉得遵循实证主义,经过实证研究检验的就是科学的,那韦氏智力测验和Big Five是科学的,MBTI是不科学的。至于你问为什么“不科学”的MBTI这么多人用,我也不知道,不是还有很多其他东西是这样吗

一些投射型测验比较具有优势。例如罗夏墨迹测验,其效度在心理测量中和MBTI名列榜首。罗夏测试这种投射型测验中,你根本不知道在测什么,所以以上前三点被试无法有意识的去防备,只能给出比较真实的反应。

盐在古代是否是重要的战争资源?为什么? (张英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191521

盐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因为这些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但如果用盐腌成咸菜(酸菜)、火腿、咸鱼、奶酪制品,就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

腌制食品除了老百姓长期自用,但更重要的是有了盐,商人就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食品贸易,这相当于古代版的冷链物流。

《西游记》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杨昱)

http://daily.zhihu.com/story/4305428

在五四之前,《西游记》的作者并不是吴承恩,而被传为全真丘处机所作。在中国,很多文学作品的作者大都是一笔烂帐,虽说《西游记》是吴承恩所作,其证据并不牢靠,但要是说是丘处机写的,那就真的是胡言乱语了。可这说法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西游记》自然首先来自于民间创作的整理,在其后又经过许多作者的加工,逐渐向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靠拢,但最后定本的那个作者,却必定是个儒释道三修的道学大家。

鸟击能对飞机的发动机造成多大危害,为什么没有办法避免?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777952

根据目前的航空器设计标准,任何一架双发飞机,都应具备在单发失效的情况下,使用一台发动机安全着陆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便单台发动机被小鸟搞停机,对飞行员来说"那都不是事儿"。

黄飞鸿、叶问、霍元甲谁的武功高?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395203

我们现在讨论他们三人武功的高低,其实讨论的还是整个清末和民国的武林,讨论的还是在那个大时代下这些武林人士身世浮沉。论阵前厮杀和擂台高下,霍元甲和叶问并不一定敌得过黄飞鸿,甚至霍元甲也不一定能敌得过比他小许多的叶问;若是论及爱国救民,怕是黄、叶二人又比不过霍元甲;但是论及设馆收徒、功夫传播,怕是谁也及不上叶问。其实我们这里讨论谁的武功高低,那些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武林宗师们,他们经历的那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又岂能仅仅凭借技击之术,被后人一言定高下呢?

全麻与局麻相比,真的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65664

没有证据表明,现代麻醉药物对于健康病人神经功能和记忆功能存在长期影响。但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却是存在的。但是这又是个很大的题目了。

有哪些知识让你惊叹自己竟然活在那么高大上的世界里?

http://www.buyinchina.com/magazine.htm?Act=view&guid=1525d1035cf84904

猪和人虽然看着差很多,在亲缘关系上也没有灵长目的黑猩猩等与人相近。但神奇的是:猪和人的皮肤结构很像、心血管系统很像、就连脏器的结构、位置和重量也很像!!而且不可思议的是,猪和人的免疫机制几乎一样,所以,基本上所有猪能得的病,人都能得,所有能让人感染的病毒,也能让猪卧倒。

弓形虫可以在“任何”一个具有细胞核的动物体内生存+弓形虫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而如何繁殖仅仅是因为宿主不同+其生活史具有五种形态,而不同形态都又具有与之相贴合的生存环境,其“包囊”形态可以在寄主体内存在终生,并且各种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其都束手无策+弓形虫可以控制鼠的思维,让其不怕猫,从而更易被猫捕获,让自己进入其唯一的终末宿主(猫)体内(中间宿主无限选择,当然包括人,在此详细说明下,弓形虫仅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在其他中间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繁殖,也就是说没有猫,弓型虫也能繁衍,但有猫,它就可以通过有性繁殖进行基因交换,筛选出优秀后代,从而不断进化)+弓形虫在动物机体免疫机能良好时根本不会闹事,但一旦动物快要不行了,它就会从大脑、肌肉等各处钻出来,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跑到体外,包括:唾液、尿液、眼泪以及精液和经血!以后再也不要说一个愚蠢的人是“单细胞”了,因为我觉得“愚蠢的人类”完全被单细胞的弓形虫打败了…顺便一说,欧美人大约60-80%感染,中国人没有统计,呵呵…不过大家放心,弓形虫很聪明的,不会在它的“房子”里随意破坏。

为什么说地球的水来自外太空,就算不是来自彗星,来自小行星,那小行星的水又是来自哪里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042616
有一个叫做“冻结线”的概念,简而言之,是从中央恒星算起的一个特殊距离,在这个距离以内,由于温度过高,水无法形成固态微粒。在这之外,冰就很丰富了(原始星云中毕竟氢和氧不缺)。在太阳系中,这条冻结线位于小行星带的位置.
而且地球生成过程中,在彻底冷却之前也丢失了大量水分。恰好地球40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后期重轰炸期,这个时期大量来自冻结线以外的天体进入内太阳系并狠狠的轰炸了地球一遍。所以,问题应当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生于冻结线以内的先天缺水的苦逼,地球上现在的水,到底是从本来不富裕的含水量中硬“挤”出来的(毕竟身为系内第一大岩质行星,内部的水还是够的,火山喷发之类的就行了),还是被冻结线以外那帮天生高富帅教训了一顿之后换来的。目前还有争议但是最近的一个研究,据ESA登陆“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探测器“菲莱”的分析结果,彗星上的氘/氢比和地球上的氘/氢比差别较大。因此即使彗星小行星给地球带来过水,这个比例应该也是比较小的。

诸如暗物质、快子这些仅在概念中存在、且尚未被证实的物质,对科研来说有没有研究价值? 李然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955217

“暗物质”的引入是为了解释银河系的旋转曲线和后发星系团的速度弥散问题。人们需要引入新的物质组分来保持银河系,星系团被引力束缚而不是分崩离析.

宇宙中是否可能存在一些地方,其物理规律和性质与我们这里不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962358

有些外行的看官,以及大部分民科,很喜欢宣传“学界在通过掩盖不利的证据来维护旧理论扼杀新思想”的阴谋论。

我们比谁都盼望大新闻,直至盼望着从大新闻中出点儿“能推翻现有理论”的东西。

生物怎么进化出自然死亡这一性状?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99013

端粒——每条DNA两头的一段非编码的重复序列。接下来的事情就像@任明敝 所说,DNA复制一次端粒就变短一点,直到发现用完了,好,拒绝复制,你别分裂了你等死吧。

衰老和自然死亡,到底是伟大的进化优势?还是多细胞体系必然崩溃的宿命?主流观点认为是后者。不同类型的损伤是自然死亡的根本原因,生物体应对损伤的反击战则进一步加重了衰老。

失忆的人为什么还会说话? 董傲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283608

长时记忆可能并不完全需要经过短时记忆才能形成,而是通过感觉记忆的输入直接编码。

为什么美国动作电影主人公多有海军陆战队退役身份? Zhen Ryan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313801

要知道美军对于不同军种的士兵的不同称呼.海军陆战队-Marines,陆军-Soldiers,海军-Sailors,空军-Airman.还有各军种不同的迷彩服图样.

"海军陆战队背景"对于主角来说应该就像是一种军事背景的万能膏药.因为海军陆战队的全面交叉职种训练(是的不同MOS之间有时还需要交叉训练,尤其是缺人的MOS.比如工程装备技师就经常被叫去跟着空调系统技师鼓捣空调系统).

中子星如何演变的? (喵十一)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953125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之间的泡利斥力可以抵挡质量小于1.4个太阳质量的重力,但当质量大于1.4个太阳质量,恒星将不能维持白矮星的平衡状态,会继续塌缩下去。1.4个太阳质量即钱德拉塞卡极限。

为什么有人一碰到枕头就睡着,睡眠能力也有天赋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554564

睡眠和清醒状态可以看作是RAS和VLPO之间切换的一个过程。

一个黑洞不存在的论据,对不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818514

天体物理中说到黑洞,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的质量超过一定范围、又有强烈的X射线辐射的天文现象;天体物理中研究的也主要是黑洞吸积盘的性质、对周边环境的物理反馈等等,并不会纠结“东西究竟有没有穿过视界”之类的问题……其次,目前在天体物理中还没有直接证实黑洞的存在,现在大家指的黑洞更准确地说应该被称为blackhole candidate。

黑洞真的是吞噬了物体吗? (费米子)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081072

白洞和虫洞可能是有趣的东西,但都不是严肃的话题,只是科幻的题材。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东西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在观测中黑洞是存在的,最安全的例子就是我们银河系核心黑洞 Sgr A* (4.1 Million Solar Mass)。我们不可能看到视界以内,甚至目前我们也看不到吸积盘(吸积物质堆积形成的盘),认证Sgr A* 的证据是周围恒星几十年的Kepler运动轨迹。你说这就可以认证黑洞了?足够了!并且我们可以证明有物质正在连续地掉落到这个黑洞里去,那就是通过黑洞周围吸积盘的辐射,尽管非常非常少。

黑洞很平常。仰望星空的时候,看到银河系,告诉自己那中间就有个4百万太阳质量的大黑洞。同时,宇宙中遥远的黑洞为这个平凡星球上的普通人创造了很多的饭碗。

20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什么授予「中微子振荡」 ?这个发现对于物理学界和普通人的影响是怎样的?(哈哈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228948

中微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三种粒子的统称,在标准模型里它们是无质量的。中微子振荡这一物理现象要求中微子有非零质量,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微子振荡揭示了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用艾宾浩斯曲线记忆周期来背单词是否有理论依据? (Filestor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98259

艾宾浩斯曲线本身并不能给出一个“最优”的学习频率。可以这么说,广为流传的各种复习时间点,充其量是经验公式,与艾宾浩斯的发现并没有直接关系。

通常,人们把记忆类型粗分成短时程记忆 (Short term memory, STM) 和长时程记忆 (Long term memory, LTM),(暂不讨论中时程记忆和抗麻醉记忆)。主流的观点认为,在LTM的形成中,有蛋白质参与,神经元形态也会发生变化(突触位置、数目等)。如果引入某些蛋白抑制剂,生物体就无法形成LTM;但目前没有依据表明STM会受蛋白抑制剂的影响。

在记忆从STM到LTM的转化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训练间隔。在海兔上的实验表明,如果持续高强度的不停训练(massed training),是不能直接形成LTM的。唯有带上一定的间隔(spaced training),才能有效将STM转化成LTM。训练的必要间隔时间,又是由另一种蛋白质控制的。而另一方面,生物体对奖励性与惩罚性刺激的学习机制,又不完全相同。而且不光是记忆,人们发现“遗忘”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受蛋白控制的主动过程。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zz

August 2, 2015 Leave a comment

zz: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908

现在很多忧国忧民的老派人物已经对中国的大学,包括一流名校,有点不敢抱太大希望了。中国大学给人的印象是不但学术创新能力不行,就连社会责任感也不行,用北大钱理群的话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礼失求诸野,美国大学又如何呢?常青藤名校学生,是否都是德才兼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充满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的人中之龙凤?在美国名校读本科 — 而不是一般中国留学生读的、以搞科研发论文为目标的研究生 —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像这样的问题光问哈佛女孩刘亦婷不行,最好再找个懂行的本地人问问,比如耶鲁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1]。 他去年出了一本书,叫做《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这个称号并不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好听。

显然这是一本批评美国名校教育的书,不过这本书并不只是图个吐槽的痛快,它讲述了一点名校的运行机制。此书没提中国,可是我想如果把中美两国名校教育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作为中国读者,如果你不怎么了解美国教育,读完这本书可能会惊异于中美大学的巨大差异;如果你已经有所了解美国教育,读完可能会惊异于中美大学有巨大的相似性。

也许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现代大学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好得像绵羊一样的学生

为说话方便,我们虚构两个学生:中国清华大学的小明,和美国耶鲁大学的Joe。能入选各自国家的顶级名校,这二人显然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人们相信他们都是未来社会栋梁,甚至有可能成为各自国家的领导人。

然而在此时此刻,小明的形象距离领导人还相差很远。他来自中国某个边远地区,身体谈不上健壮,带个眼镜,社会经验相当有限,也不怎么善于言谈,简直除了成绩好一无所长。刻薄的人可能会说小明有点读书读傻了,是高考的受害者。

但小明其实是高考的受益者。他是自己家族,甚至可以说是家乡的骄傲。为了得到这位全省状元,清华招生组曾把小明请到北京陪吃陪玩,美其名曰“参观校园”,直到看着他填报了志愿才算放心,简直是球星的待遇[2]。

Joe的父亲是某大公司CEO,母亲在家做全职主妇。由于父母二人都是耶鲁的毕业生,Joe上耶鲁只不过是遵循了家族传统而已。美国大学录取并不只看分数,非常讲究综合素质。跟小明相比,Joe可谓是多才多艺。他高中时就跟同学搞过乐队,能写能弹能唱,从小就精通游泳、网球和冰球,而且入选校队参加比赛。Joe的组织能力很强,是高中学生会副主席,而且他很有爱心,经常去社区医院帮助残疾人做康复运动。

要论解决刁钻古怪的高考数学题,Joe肯定不如小明 — 但是Joe的学习成绩并不差。Joe从高二开始就选修了几门大学先修课程(叫做“AP”,advanced placement),还没上大学已经具备微积分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这都是小明从未学习过的、高考范围以外的内容。

跟很多名校一样,耶鲁甚至允许Joe高中毕业后先玩一年再入学,一方面休息休息,一方面趁着年轻看看世界。Joe并没有浪费这一年时间。在欧洲游历了半年之后,他在父亲帮助下前往非洲,以志愿者身份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工作了几个月,任务是帮助赞比亚减少艾滋病毒感染。

小明深知自己的一切荣誉都来自分数。只有过硬的分数才能让他拿到奖学金、出国留学、找份好工作,夺取光明前途。为此,小明在清华的学习策略跟高中并无区别,那就是一定要门门功课都拿优等。

Joe的大学生活就比小明丰富多了。他是多个学生组织的成员,每逢假期就去做志愿者或者去大公司实习,有相当专业的体育运动,而且经常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

所以中美大学教育的确是非常不同。可是如果你据此认为,相对于小明苦逼的应试教育,Joe正在经历的素质教育非常快乐,或者你认为Joe是比小明更优秀的人才,那你就完全错了。事实上,Joe和小明是非常相似的一类人。

Joe为什么要参加那么多课外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美国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考试分数一样重要。跟小明刷GPA(平均学分籍点)一样,Joe刷课外活动的经验值也只不过是完成各种考核指标而已。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Joe,对这些事情并没有真正的热情。比一心只想着考试的小明更苦的是,Joe还必须顾及自己在师生中的日常形象,这就是为什么他需要知道别人经常谈论的每一本书都说了什么 — 所以他用只读开头、结尾和书评的方式假装读过很多本书。至于能从一本书中真正学到什么,Joe根本没时间在乎。

如果说小明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Joe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更早时候的大学生的确都很有社会责任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甚至愿意为了社会活动而牺牲学业。可能因为各行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也可能因为大学学费越来越贵,现在的大学生竞争非常激烈,根本没时间管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除了拿经验值走人,他们并不打算对任何事物做特别深入的了解。清华的学生还有闲情逸致搞个女生节向师妹师姐致意,而耶鲁这种水平的顶尖美国大学中,学生们经常忙得没时间谈恋爱。

Joe和小明的内心都非常脆弱。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名校,他们从小早就是取悦老师和家长的高手。别人对他们有什么期待,他们就做什么,而且一定能做好。层层过关的选拔制度确保了这些学生都是习惯性的成功者,他们从未遇到挫折 — 所以他们特别害怕失败。进入大学,他们的思想经常走极端,做事成功了就认为自己无比了不起,一旦失败就认为自己简直一无是处。Joe曾经真诚的认为如果考不进耶鲁,他就与一个屠宰场工人无异。

面对无数跟自己一样聪明一样勤奋的人,他们的情绪经常波动,充满焦虑。他们选课非常小心谨慎,专门挑自己擅长的选,根本不敢选那些有可能证明自己不行的课程。

人们印象中的名校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不同的道路,百花齐放。然而事实是在追求安全不敢冒险的氛围下,学生们互相模仿,生怕跟别人不一样。小明一入学就在最短的时间内跟师兄们学会了自己学校的切口和校园BBS上的专用语,哪怕跟校外的人交谈也要蹦出几个“x字班”之类的黑话,而绝不会明明白白地跟你说院系年级。他们不是尽力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与“自己人”的相同!

什么时候考托福、哪个老师的课不容易拿分、考研找工作的各种手续、就连办出国打预防针总共会被扎几次,BBS上都有详细的“攻略”。小明对这些进身之道门清,津津乐道,遇到与攻略稍有差异的局面都要上网仔细询问,不敢越雷池半步。小明的师兄梁植在清华拿了三个学位而没找到毕业后该去干什么工作的攻略,习惯性地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向评委请教,结果遭到了老校友高晓松的怒斥[3]。

高晓松说:“你不去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高晓松大概也会看不起Joe。刚入学时,Joe们被告知耶鲁是个特别讲究多样性的大学,他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身怀多项技能的青年才俊将来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么这些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的精英学生,是否会有很多人去研究古生物学,很多人致力于机器人技术,很多人苦学政治一心救国,很多人毕业后去了乌干达扶贫呢?

当然不是。学生们慢慢发现真正值得选择的职业只有两个:金融和咨询。有统计[4]发现2014年70%的哈佛学生把简历投到了华尔街的金融公司和麦卡锡等咨询公司,而在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更有50%的哈佛学生直接去了华尔街工作。对比之下,选择政府和政治相关工作的只有3.5%。

金融和咨询,这两种职业的共同点是工资很高,写在简历里很好看,而且不管你之前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去做。事实上这些公司也不在乎你学了什么,他们只要求你出身名校聪明能干。

别人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反应。不敢冒险,互相模仿。一群一群的都往同样的方向走。这不就是绵羊吗?


假贵族和真贵族

既然是绵羊,那就好办了。中国学生也许不擅长当超级英雄,当个绵羊还是非常擅长的。你只要使用“虎妈”式的训练法,甭管钢琴还是大提琴,你要什么经验值我就给你什么经验值不就行了吗?如果清华大学入学有音乐要求,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小明一定会熟练掌握小提琴。如果说中国教育的特点是分数至上,现在美国教育不也是讲credentialism吗?美国名校难道不应该迅速被华人学生占领吗?

没有。近日有报道,华裔学生Michael Wang,2230分的SAT成绩(超过99%的考生),4.67的GPA,全班第二,13门AP课程,而且还“参加了国家的英语演讲和辩论比赛,数学竞赛,会弹钢琴,在2008年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上参加合唱团的合唱”[5],在2013年申请了7所常青藤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结果被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外的所有学校拒绝。

这又是什么道理?华人,乃至整个亚裔群体,哪怕是成绩再好,文体项目再多,你要求的我都会,还是经常被常青藤大学挡在门外。很多人认为这是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最近有人联合起来要起诉哈佛大学录取不公平,他们的官方网站就叫“哈佛不公平”(harvardnotfair.org)。

但是读过《优秀的绵羊》我们就会明白,这些整天立志“爬藤”亚裔学生根本没搞明白藤校是怎么回事儿。

稍微具备一点百科知识的人都知道,所谓常青藤盟校,最早是一个大学体育赛事联盟。可是如果你认为这些大学当初组织起来搞体育赛事,是为了促进美国青年的体育运动,你就大错特错了。常青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

十九世纪末,随着铁路把全国变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也就是WASP,中的新贵不断涌现,他们需要一些精英大学来让自己的子弟互相认识和建立联系。这些大学录取要求会希腊语和拉丁文,这都是公立高中根本不教的内容,这样平民子弟就被自动排除在外。

所以精英大学本来就是精英阶层自己玩的东西,是确保他们保持统治地位的手段。自己花钱赞助名校,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些大学里上学,然后到自己公司接管领导职位,这件事外人几乎无法指责。哈佛是个私立大学,本来就没义务跟普通人讲“公平”。

当时“有资格上”哈佛的学生进哈佛相当容易,录取根本就不看重学习成绩。事实上一直到1950年,哈佛每十个录取名额只有13个人申请,而耶鲁的录取率也高达46%,跟今天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局面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相对于学习成绩,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品格养成,搞很多体育和课外活动,以人为本。也许那时候的美国名校,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然而精英们很快意识到这么搞不行。一方面新的社会势力不断涌现,一味把人排除在外对统治阶层自己是不利的。另一方面这些“贵族”子弟的学业的确不够好。

于是在1910年代,一些大学开始率先取消希腊语拉丁文考试,给公立高中的毕业生机会。然而这样一来一个立即的结果就是犹太学生比例突然增加。精英一看这也不行,赶紧又修改录取标准,增加了推荐信、校友面试、体育和“领导力”等要求。这才有了后来常青藤这个“体育”联盟。

类似这样的改革反复拉锯。到1960年代曾经一度只看分数录取,于是当时在校生的平均身高都为此降低了半英寸。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今天这个样子,既重视考试成绩,也要求体育等“素质”。

而到了这个时候,这些所谓素质教育的本质就已经不是真正为了培养品格,而是为了确保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并非所有“素质”都有助于你被名校录取,你需要的是有贵族气质的、而且必须是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应该练吉他而应该练大提琴,不应该练武术而应该练击剑;你需要在面试时表现出良好教养,最好持有名人的推荐信;你光参加过学生社团还不够,你必须曾经是某个社团的领袖;你参加社区服务决不能像北京奥运志愿者那样一副三生有幸的表情,而应该使用亲切屈尊的姿态。

一句话,这些事儿普通人家的孩子很难做到。如果你不是贵族,所有这些素质教育的要求,都是逼着你假装贵族。

美国名校通常都有对低收入家庭孩子减免学费的政策,比如哈佛规定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全部免费,18万美元以下则最多只需交家庭年收入的10%。这是非常慷慨的政策,要知道如果你的家庭收入是18万美元,你已经比94%的美国家庭富有。但哈佛能用上这个减免政策的学生,只有40% — 大部分哈佛家长的收入超过18万美元。我看到另一个数据,在斯坦福大学,接近一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前1.5%),只有15%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后56%,一半以上)[6] — 这意味着前者家庭孩子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可能性约为后者的124倍。

上大学花多少钱根本不重要,上大学之前花了多少钱,才是真正重要的。有人统计就连SAT成绩都跟家庭收入正相关。而获得贵族素质的最有效办法是进私立高中。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所大学,其录取新生中的22%,来自美国100所高中,这相当于全国高中总数的0.3% — 而这100所高中之中,只有6所不是私立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你什么素质都还没比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偏偏不服,再难也要进藤校。那么在众多“假贵族”的冲击下,现在藤校录取是个什么水平的竞争呢?

《优秀的绵羊》透露了一点耶鲁大学的真实录取标准。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成就 — 一般小打小闹的奖项没用,必须是英特尔科学奖这样的全国性大奖 — 你肯定能被录取。如果没有,那你就得“全面发展”— 对耶鲁来说,这意味着7到8门AP课程和9到10项课外活动 — 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录取,还得看推荐信和家庭情况。至于亚裔津津乐道的SAT考试成绩,没有太大意义。

我觉得考清华似乎还比这个容易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有志于名校的美国高中生其实比中国高考生辛苦得多。

但耶鲁还有第三个录取渠道。凡巨额捐款者的孩子,一定可以被录取。


名校的商业模式

这样说来,美国私立名校从来就不是为全体国民服务,而是为上层阶层服务的机构。名校之所以时常做出一些“公平”的努力,比如减免学费,优先录取少数族裔(不包括亚裔),仅仅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要为精英阶层补充新鲜血液,这样系统才能保持稳定;第二,只有“公平”,才能保住自己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免税资格。

既然是为精英阶层服务,那肯定要严格要求精心培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未来领袖吧?Deresiewicz却告诉我们,现在名校其实并不重视学生教育。

中国科大有一年新生入学,校方搞了个家长会。座中有个北京来的家长不知提了个什么问题,校领导居然说,科大在北京录取分数线低,你们北京来的要好好努力才能跟上同学!搞的北京家长非常尴尬。像这样的事根本不可能在耶鲁发生。学生们明明是靠家庭特权进来的,学校对他们却只有赞美,而且在各种场合不停地夸,学生们以为自己能力以外的资本等于零。这导致名校学生对上不了精英大学的、普通人的事根本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了解国家现实。他们没有真正的自信,但是个个自负。

既然都是精英,那必须得好好对待。如果你在普通大学有抄袭行为,或者错过一次期末考试,你可能会有很大的麻烦;而在耶鲁,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截止日期可以推迟,不来上课不会被扣分,你永远都有第二次机会。据Deresiewicz在耶鲁亲眼所见,哪怕你遭遇最大的学业失败,哪怕你抄袭,哪怕你威胁同学的人身安全,你都不会被开除。

一方面名校学生平时课外活动实在太忙,一方面教授们指望学生给自己留个好评,现在名校的成绩标准也越来越宽松。1950年,美国公立和私立大学学生的平均GPA都是2.5;而到了2007年,公立大学的平均GPA是3.01,私立大学则是3.30,特别难进的私立大学?3.43。到底哪国的大学更“严进宽出”?中国的还是美国的?

但这组GPA贬值的数据也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国大学比现在严格得多。事实上,在两个罗斯福总统上大学的那个年代的这些名校,虽然摆明了就是让贵族子弟上的,其教学要求反而比现在更严。老贵族非常讲究无私、荣誉、勇气和坚韧这样的品质。那时候当学校说要培养服务社会精神和领导力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是玩真的。今日新贵充斥的大学简直是在折射美国精英阶层的堕落。

如果名校不关心教育,那么它们关心什么呢?是声望,更确切的说,是资金。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推出的全美大学排名,并不仅仅是给学生家长看的。大学能获得多少捐款,甚至能申请到多少银行贷款,都与这个排名息息相关。为什么在真正的入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名校还鼓励更多人申请?为了刷低录取率。录取率是大学排名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越低越好。为什么大学把学生视为顾客,不敢严格要求?因为毕业率也是排名标准之一,而且是越高越好。

在现代大学里教授的最重要任务是搞科研而不是搞教学,因为好的研究成果不但能提升学校声望,还能带来更多科研拨款。在这方面中美大学并无不同,讲课好的教授并不受校方重视。但大学最重视的还不是基础科研,而是能直接带来利润的应用科研 — Deresiewicz说,名校在这方面的贪婪和短视程度,连与之合作的公司都看不过去了。

校友捐赠,是名校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哈佛正是凭借几百亿美元的校友捐赠基金成为世界最富大学。我们前面说过哈佛大部分学生去了华尔街和咨询公司,其实这正是大学希望你从事的工作。

我最近看到两条新闻正好说明这一点。一个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大肆做空获利的对冲基金总裁约翰•保尔森,给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捐4亿美元,为史上最高校友捐款,哈佛直接把学院命名为约翰•保尔森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另一个更有意思,黑石集团的Steve Schwarzman向耶鲁大学捐款1.5亿美元,哈佛为此非常后悔,因为此君当初曾经申请了哈佛而没有被录取 — 所以有人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7]说哈佛应该用大数据的思维更科学地分析一下哪些高中生是将来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可别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学生职业服务办公室对律师、医生、金融和咨询以外的工作根本不感兴趣。你将来想当个教授或者社会活动家?学校未必以你为荣。大学最希望你好好赚钱,将来给母校捐款。

为什么出生在美国的Michael Wang上不了藤校,而一所中国高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却有多名学生被藤校录取?这可能恰恰是藤校布局未来校友捐款的策略 —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精英学生未来有更大的赚钱潜力,对藤校来说“金砖五国”的高中生比西欧国家的更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美国名校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排名、科研、录取和校友捐款,教学根本不在此列。

而鉴于中国名牌大学 — 尽管没有一所是私立的 — 一直把美国名校当做榜样,甚至还可能把这些事实上的问题当成优点去学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大学的未来也是如此。

有清华教授程曜,出于对学校种种不满,竟曾经以绝食抗争[8]。Deresiewicz的愤怒可能还没到这么极端。他认为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真正的思考能力,推崇博雅教育,甚至号召学生不要去名校。

但如果小明和Joe跑来问我,我不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建议。也许大学根本就不是教人生观价值观和思考能力的地方。也许你应该自己学那些东西,也许你根本就没必要学。Deresiewicz说他有好几个学生最终决定放弃华尔街工作,宁可拿低薪为理想而活,我想小明未必需要这样的建议。

但我的确觉得这个世界哪怕分工再细,专业化程度再高,也不太可能完全靠绵羊来运行。

何况绵羊的生活其实并不怎么愉快。

————————-
[1] 威廉·德雷谢维奇,现已离开耶鲁,全职写作。
[2] 这个剧情并非完全虚构,参见一篇引起轰动的报道《知情者揭秘:北大清华为抢生源到底怎么掐?》
[3] 清华学霸谈迷茫引高晓松怒批 仅是一个人的迷茫?
[4] Washington Monthly 杂志,September/October 2014, Why Are Harvard Grads Still Flocking to Wall Street? 作者Amy J. Binder。/why_are_harvard_grads_still_fl051758.php
[5] Solidot:完美的ACT成绩也无法让这名亚裔学生进入斯坦福、耶鲁或普林斯顿,2015年06月03日。更原始的报道见于Business Insider
[6] The Low-Income Experience at Stanford By Heather Buckelew
[7] 纽约时报,Harvard Admissions Needs ‘Moneyball for Life’ By MICHAEL LEWIS JUNE 21, 2015.
[8] 南方人物周刊,清华教授程曜 绝食抗议背后

.

(5,017 views)